懷孕的時候,我就決定要餵母乳,
所以賣奶粉的業務到我這裡都碰了壁,改推銷媽媽營養奶粉.
不過我對母乳一知半解,只知道餵母乳最好.認知僅此而已.
一直到生完樂樂之後住進病房那一天,護士問我要選擇配方奶還是餵母奶,
我毫不考慮就回答母奶啊,就開始糊里糊塗踏上了這條有點艱辛的路.
一路走來,也是聽到了很多路人的閒言閒語,
說母奶六個月後就沒營養了不用餵那麼久.
說母奶吃不飽還是要補配方奶.
說我的奶水看起來很稀沒營養.
說最好要瓶餵才知道寶寶喝的量到底有沒有飽.
我已經學會左耳進右耳出.
餵母奶這件事情,我的態度是不要沒頭沒腦硬ㄍㄧㄥ,
但做得到,就堅持下去.這是一條先苦後甘,倒吃甘蔗的路.
除了媽媽自己和寶寶是主要考量之外,其他路人的意見聽聽就好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那天早上生完,下午嬰兒室就通知我去餵奶,並且教我怎麼餵,
我這才知道原來媽媽生產完,身體就會開始啟動泌乳機制,
頭一兩天可能只有幾滴,後來會慢慢增多.
而且初生的嬰兒不須教導就有張口找奶吸的本能真是很奇妙.
所以即使剛生產完沒有幾滴乳汁,仍然讓寶寶吸,刺激產量.
不過此時我做了一個無知的決定,
當護士問我住院這三天母嬰同室是要選24小時還是12小時.
我還沒回答她又說了:剛生完看要不要選12小時妳比較能休息到.
想想很有道理於是我就說好.
接著護士又說了:[那晚上寶寶肚子餓了我們會以媽媽妳擠出來的母乳為優先餵她,
不夠我們就再補配方奶.]
此時對母乳還很無知的我,就說好.
後來看了點書,上網爬了文,這才知道,大自然很奧妙的,寶寶出生時自己有帶便當,
出生兩天媽媽有多少奶就喝多少,只有幾滴也沒關係,不用補配方奶的.
就這樣,住院這三天樂樂晚上推回嬰兒室之後都是喝配方奶.
而我住院這三天,經歷了相當可怕的擠奶經歷,
護士說要看我擠奶的狀況,我就擠給她看,擠了好幾下才兩三滴.
突然她伸手一掐,又掐,左邊掐右邊掐.....我連連大叫痛痛痛.
她還一邊說媽媽妳下手太輕了這樣很快就會塞奶發炎哦!
就這樣,流著淚擠奶,用針管收集起來送去樓下嬰兒室給樂樂喝.
第一天只有2CC可以送下樓.....那時候不知道嬰兒剛生出來有自己帶便當可以撐,
心裡理所當然趕緊讓護士餵她配方奶.
然後護士每天來掐我,我就流著淚擠奶...第二天3CC!!
到了第三天,終於開始大幅增量,用掉五支針管,總有16CC了!
去跟護理站要針管時,她們說可以改用小玻璃瓶收集了YA!
擠奶真是讓我除了胸部被掐很痛之外,還有手痠+脖子痠.
低頭擠奶擠到肩頸僵硬間接引發了頭痛...嗚嗚嗚嗚~~~
說樂樂的食物是為娘的用血汗淚換來的一點都不為過.
私以為才生完三天我就擠出了五支針管這麼多的奶,應該成績算不錯的是吧,
沒想到第四天入住樓下月子中心之後,才是另一個我不知道的世界.
月子中心的護理人員也是滿臉笑容說要來協助我擠奶,
結果手段比產房的護士更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.
除了掐我之外,還很使勁地說一定要把硬塊揉散,不然乳汁出不來,
嚴重的話會有乳腺炎.....(乳腺炎有多可怕?自己去估狗)
那到底要揉捏到什麼地步才可以?
她們說硬塊要揉散,乳汁要排空,乳房要呈現柔軟狀態才可以.
而且一定要每隔三小時擠一次.半夜也要訂鬧鐘起來.
可是我看書還有FB上的母奶社團所獲得的認知,
都說親餵的話,是不需要把奶擠出來,只要寶寶餓了就抓過來餵,
一段時間後自然會供需平衡不需要擠奶的啊!
月子中心的護理人員回答是:坐月子期間除了親餵之外,仍然要定時擠奶並且排空,
這麼做是為了建立大腦泌乳訊號機制,讓妳有足夠的奶量 (???)
雖然我很嚮往透過親餵達到供需平衡不須擠奶也沒有脹奶的困擾,
不過考慮到產假結束後要回去上班,只有晚上親餵,白天給保母帶必須瓶餵,
所以我還是乖乖擠奶,同時也庫存一些以備不時之需.(打翻奶瓶或是幾天不在家)
下圖是入住月子中心被心狠手辣對待了兩天之後,奶量突飛猛進.
到了此時,終於可以請出我事前就買好的AVENT手動擠乳器.
我在網路上買$1250含運,(有團購可以揪到$950哦!)
沒有砸錢買雙邊電動的是因為生產前不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有奶.
所以買手動品牌中眾媽媽大推薦的AVENT.
它果真成為我最得力的好幫手,非常好用又能擠光光.
缺點是手動的用久了會手痠脖子也痠....而且一邊擠15分鐘,兩邊要花半小時.
後來來了朋友的恩典牌:美樂雙邊電動!!!真是一整個事半功倍!
因為電動的省力手不會痠,而且雙邊一起只要15分鐘就完成,
然後不用低著頭脖子不會痠哦!
雖然AVENT手動那一支比較能把乳汁擠光,
但是雙邊電動比較省時省力.適合上班帶去用.
擠奶之路就這樣越來越順暢,奶量越來越多.
生完一個多禮拜,四小時擠一次兩邊加起來有160CC,
回診時乳房科醫師大讚好好好!
同時也接到嬰兒室通知,說我拿去的母奶已經擺不下了,
請我去買冷凍袋來冰起來帶回家庫存.
奶水豐沛,樂樂喝得滿足嘴角有奶,當娘的也滿意哦!
不過,除了剛生完糊里糊塗因為沒有幾滴奶而被護士餵了配方奶那三天,
後來住進月子中心後,樂樂又被餵了兩天配方奶 (怒!)
是因為頭幾天樂樂的黃疸值15.6有點超標,
於是被送進小兒科病房去照光了.
推進病房時看到抬頭寫著:新生兒中重度加護病房,我有嚇到.
新生兒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告訴我,說嬰兒要住在這裡至少兩天,
叫我先暫時不要餵母奶,黃疸退得比較快.
當時我對母奶仍然很無知,於是就讓聽從了護士的指示,
所以樂樂又喝了兩天的配方奶.
後來對母奶有了比較正確的認知之後,才發現,
當時我可以堅持親餵母奶的啊!反正我就住在樓下月子中心,
寶寶餓了妳叫我我就來親餵,要不然給妳幾瓶我庫存的母奶也可行,
餵母奶黃疸退得的確是比較慢但又何妨?.....
當我和機器人在探視時段去加護病房看樂樂時,
就看到隔壁床也是黃疸在照光的嬰兒,名牌上有加註:母親要求純親餵....
唉~~~無知真的會被牽著走.
不過算了,沒有那麼嚴重啦.我最擔心的不就是樂樂喝到人工甜滋滋的配方奶之後,
會不肯喝她娘的奶.....不過這並沒有發生.
母奶和配方奶大戰完畢之後,再來就是親餵和瓶餵大戰.
我希望坐月子期間盡量親餵,產假結束後交給保母再開始瓶餵.
所以選擇了24小時母嬰同室,這樣半夜也可以親餵樂樂.
為了半夜餵奶可以輕鬆點,我還從FB母奶社團(母奶娃娃考考你)學到了側躺餵.
這樣我可以一邊睡一邊餵,樂樂喝完也直接睡,兩人都不用移動不用起床.
不過24小時母嬰同室的代價就是很累,因為新生兒半夜的狀況真的很多,
尿布濕了哭,喝奶脹氣也哭,蓋被子太熱(冒熱疹)也哭,肚子餓也哭....
常常她半夜哭到不行怎麼安撫都沒用時,只好打電話請嬰兒室的人過來幫忙,
除了最常見的脹氣和入睡前的盧小小狀況之外,
護理人員發現她常常因為肚子餓哭,我說都有餵,甚至一兩個小時不到她討奶我就餵.
她們說如果想要解決半夜三番兩次肚子餓哭鬧的狀況,可能試看看瓶餵,
確認睡前喝到足量寶寶會睡得比較好.
一開始我有點抗拒,當娘的就是想抱著寶寶在懷裡餵奶的啊!
其實擔心的是會發生乳頭混淆,怕樂樂喝過了奶瓶,發現不用費力就可以喝到奶,
之後就不喜歡再吸媽媽的了 (不費力吸怎麼會有漂亮的下巴...(好像想太多))
護士建議可以選NUK的奶嘴頭試試看,比較不容易混淆.
硬著頭皮,我們試了!因為半夜老是哭鬧無法安撫的情形急需解決.
果真,有喝足量睡得比較沉.就算哭鬧也比較容易安撫.
不過,護士建議瓶餵這件事情就交給爸爸,
這樣會讓寶寶習慣媽媽=親餵.
不過樂樂反而不喜歡NUK的奶嘴頭,常一邊哭一邊吸.
一湊上媽媽的,她馬上就冷靜下來悠哉地吸.
肉做的和塑膠做的應該口感有差吧?!
但是妳喝媽媽的都不認真一次喝夠,邊喝邊享受邊睡叫我怎麼辦?
這個問題後來是買了貝親的"母乳實感"奶瓶才解決.
這個奶嘴頭好威,因為樂樂吸得很開心,
慶幸的是都沒有發生乳頭混淆的情形,瓶餵親餵兩種她都吸得很好,
而且產假快結束了開始建立白天瓶餵晚上親餵的模式時,
當初怕她不吸媽媽的奶而刻意訓練的瓶餵由照顧者來餵的模式,
樂樂也沒發生媽媽瓶餵不喝的情形.簡直是有得吃就很隨和啊她!
(這一點是像到我啦.)